12月17日,方图杯·2021年度声光视讯智联产业大会暨第十七届慧聪品牌盛会圆满举办。
17年来,慧聪品牌盛会一直以助力品牌发展为目标,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已经成为了行业窥见机遇、接受挑战的风向标。
盛会上,慧聪特以品牌盛会为契机,设置高峰论坛,构筑顶尖对话的思想桥梁,特设两场高手云集、思想激荡的论坛,给行业同仁带去澄澈思考。
头脑风暴点燃思想火炬,带领着大家进入思维盛宴。相信大家都仍有所回味,知识点众多,笔记都记不过来啦!别担心,小编特意对高峰论坛进行了复盘,重点都给大家划出来了!今天是《疫情常态下,企业发展破局之道》篇章~
疫情常态之下,企业发展破局之道
疫情常态之下,声光视讯行业其实正在经历着“料峭春寒”,这究竟是“危”还是“机”呢?其实每个企业可能有不同的体制与状态,那么对此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相信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企业要活下去,还要发展。相信在座同仁都思考过一个问题,在这疫情常态下,我们如何看待疫情常态,又如何应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呢?
本场论坛特邀龙健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冯继勇、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凌子斌、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洪智、北京仁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强同台论道,聚焦疫情常态之下企业发展难点、痛点,从自身不同的赛道和思维出发,一同把脉未来行业发展大势。
Q1
疫情常态化下,各位觉得自身企业和领域受到了哪些影响呢?如何看待疫情常态化下的市场环境?您觉得其中又会有哪些市场机遇?您又是如何应对的?
【凌子斌】:从经济层面上讲,疫情常态化、国家的金融政策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律,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2022年1月1日,土地财政发生改变,土地出让金划归税收部门统收,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锐减。那么,To
G端的项目会越来越少,To B端(房地产、文旅项目)也在卡壳,在此形势下,励丰认为To
C端的客户群体是可观的、存在的,并紧盯这一层面来思考企业的发展之路。
目前,励丰已开始研发To
C端的产品体系,例如在Livehouse等娱乐类应用市场,布局小型活动弥补空缺,在产品设备、投资和运营上全面地进行布局。此外,在旅游景区的快消品、二消品版块,同步布局产品矩阵。
【冯继勇】: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际合作伙伴的拓展,以及我们自有品牌产品国际市场推广工作也受到较大影响。但凡事都有二重性,在疫情常态化的客观条件下,练好内功,消化并深挖现有资源则成了我们最主要工作内容。
在疫情发生这两年期间,演出、KTV尤其今年的文化旅游等市场冲击非常大,但与此同时,party house、live
house甚至私人会所却异军突起,直播领域、个人工作室等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状态。全行业在向精细化、小型化、个人化方向发展,这个市场的体量是巨大的,这对我们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刘洪智】:短期来看,这次疫情会对企业的人员、现金流、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剧了近年来行业竞争环境惨烈的局面,不少低附加值、缺乏核心技术或者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的日子会比较艰难。
中期看,各地政府对投资预期将更为慎重,无形中使整个竞争态势更为激烈与紧张,但优秀的、确实满足需求的项目并不在影响范围内,这加剧了业内中小企业的困境,势必带来一波洗牌。
但从长期看,灯光行业在我国处于整体上升期,短期的波动和中期的洗牌,能加快灯光行业新陈代谢,加快技术的迭代,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在这段时间里,企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发、制造更好的产品适应市场,以及我们要“修炼内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届时,后期可能会涌现出一批拥有高技术、高能力、高水准人员,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先进生产、管理及营销水平的企业,带动整个灯光行业从“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跃迁。
【黄志强】:2020年的疫情是我们谁都无法躲开的话题,疫情常态化对文化装备行业一定有影响,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停建缓建不在少数,不过,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市民,大家也慢慢适应防疫常态化下的工作与生活,线上线下相结合,把影响降到最低。个人认为机遇在本行业应该谈不上,只能深耕细作,提升竞争力。疫情常态化之后,第一,要做自己最强项、熟悉的事情,拓展性的项目将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二,要开源节流,把核心业务、中心城市区域的业务做好做深做强,例如仁歌确定了五大中心城市去开拓,争取做到“深挖沟、建高墙、广积粮”;第三,做好内控,收缩阵线,降低成本,稳健发展,这个策略对工程商在中长期疫情常态下的稳健发展有所帮助。
Q2
四位嘉宾带领的企业即使在疫情期间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这些同行吗?
【凌子斌】:励丰将未来几年定义为经济低谷,并将进行规划与布局。励丰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计划发起一笔文旅基金,由励丰领头,联合行业内企业,共同组成文旅基金联盟。因为现在整个的文旅行业里面的多个项目都是要带投资的,我们作为一般的工程商,如何去投资?如何去运营?这点是非常困难的,假如没有基金作为前提,与当地平台公司共同组建了一个spv公司,形成F+Epc+O的商业模式的话,项目是难以完成的。对此,利用金融手段和资本优势,将是我们的破局之道。
【冯继勇】:好的建议谈不上,我们这两年也是如履薄冰,跟头把式熬过来的。要说有一点点经验,首先是通过学习伟大的企业——华为公司,领悟到了任老爷子所说的“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真正内涵;第二,好好体会政府提出的一些指导文件。2021年7月30号,政治局提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这就把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提高到国家级层面。我们迅速组织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给各分子公司提出专业化、系统化、模块化的具体要求。
所谓专业化,就是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系统化,就是解决如何服务的问题;模块化,就是解决复制服务的问题。
【刘洪智】:从产品角度去讲,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适合市场的产品。目前的市场处于下行的环境,用户的需求越来越高,做好产品才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道。第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拔得头筹。第三,做好客户服务,这些都是基本功。
【黄志强】:从工程商的角度上看,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切勿粗放式地接项目,要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和优质项目合作,不冒风险,特别是资金风险,好多企业不是饿死,是撑死,消化不良。二是要团队作战,抱团合作,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供应链上下级资源,提升战斗力。三是发扬工匠精神,坚守本行业阵地,做到项目完美交付与服务,树立好口碑好品牌。作为工程商,客户对我们最大的期许就是把项目做好、服务好。
Q3
早在2009年,励丰就华丽转型文化产业,成为业内跨界文化产业的先驱,也是扎根文创领域最深的企业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励丰是如何突破自我,驰骋新赛道的,在元宇宙大风口下又有哪些前瞻性的布局呢?
【凌子斌】:元宇宙在今年下半年是比较火热的一个话题,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是属于一个平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世界,那在实现“元宇宙”的过程中,我们把它分为六个层面的布局:基础层、硬件层、软件层、内容层、应用层、经济层。励丰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应用层进行布局,在与文旅有关联的九大应用场景注册元宇宙商标,并做了一些应用性开发,与上下游的硬件软件商家进行交流与研究,希望形成垂直类的元宇宙生态。
Q4
浩洋灯光在疫情期间成功上市,今年又股价大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特别是在海外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出口逆势增长,实在是行业楷模。浩洋是如何做到的呢?是经营上有独到之处?还是抓到了什么样的机遇呢?
【刘洪智】:大家往往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浩洋股份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这既是国家与市场对浩洋股份产品的肯定,也是浩洋股份自身实力强有力的证明。而且,浩洋注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授权累计超过1000件,包括国内外发明专利接近100件;其中两项发明专利分别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专利优秀奖”及“广州市专利优秀奖”,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具有雄厚的文化科研实力;其次,公司拥有上百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此外,浩洋股份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呈中国、美国、欧洲、一带一路四大市场均匀发展的格局,公司的创新产品凭借出色的稳定性和完美的表现力,服务于国内外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文体文艺演出活动及照明工程。
Q5
龙健集团这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在组织变革和产业布局上经验丰富,冯总,能给我们分享一下龙健集团在这方面的经验吗?
【冯继勇】:2016年龙健集团成立伊始,陈主席带领我们董事局全体,在我们专业顾问团队—拓普理德谭老师亲自指导下,首先明确了龙健集团的愿景—打造世界一流的音乐文化产业综合平台。我们所有的产业布局包括三大生产基地、五家研发中心、四十余家分子公司,也包括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的面积达500万平方米的“廉江音乐小镇”,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愿景而组建的。
通过我们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董事局七位董事认识高度一致,我们一致认为,传统的厂商关系、客群关系都已经发生了壇变,进入深度融合的时代,小企业必须凝聚成大平台,大企业必须升华为大平台。打工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我们企业雇不到精英,当然,靠精英自己,也无法建立一家成功的公司,我们必须、且只能合作,大家各展所长、取长补短,将自身所处这个平台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拥有完善生态系统的一个生命体。
做为这个生命体的一部分,首先需要三观一致,也就是说大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一致,我们龙健集团每一个人都信奉:诚信为本,尊重包容;团结拼搏,感恩奉献;价值创造,携手共赢这些核心价值观。
这几年龙健集团在各位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在专家老师建言指导下,在诸位同仁辛苦努力下,取得了一点点小进步,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我们的使命,既:共享音乐品质生活,成为一家具有幸福感、负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
Q6
面对当前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固定安装的存量市场在进一步萎缩,仁歌作为工程商领袖,面对这样的形势,你们的解决路径是什么?您觉得我们广大的工程商集成商又该如何应对?
【黄志强】:行业头部企业应更加专注专业性、创新性,引领行业迭代升级,拓展新市场,二三线城市企业应该提升复合性,提升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控项目资金回笼,严控运营成本。
Q7
大家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怎么看?作为行业的一份子,要从哪一些维度去发力,去为行业赋能。最后也请大家为行业发展说一下您的寄语。
【凌子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定会从工程商运作成运营商,那么现在的文旅项目里面,包括政府、地产商,他们对文旅项目未来的运营会是一无所知的,这就需要我们从运营前置的思维给项目做定位,才能够打动客户。
虽然现在市场环境恶劣,外部环境非常不好,我们身处红尘,但我们要乐观,我们要仰望星空。最后,放下我们原有的、固定的模式思维,去思考些金融上的事情,拥抱金融,拥抱资本,保住青山,赢得未来。
【刘洪智】:其实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这是一个长期向好的行业,在短暂的困境之中,大家更应该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去转型,去抱团,抱团并非只有取暖,而是从我们单一的工程商或者是设备供应商,变成整个方案的提供商和运营商,合作共赢。
【冯继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音乐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追求肯定是与日俱增的,因此我坚信,我们的行业将会成为一种刚性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轻奢时代,轻奢时代的消费者有四大显著特点:第一,理性消费;第二,追求高性价比;第三,需求特别明确;第四,个性十足。这对我们来说,毫无疑问,既是巨大的机会,也是艰巨的挑战,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时代,衷心祝愿各位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活得精彩,干得漂亮。
【黄志强】:我们不能悲观,要抓住机会,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产业,我们的行业技术要不断迭代升级,改革创新,追赶潮流,将声光电技术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相结合,满足用户智能化需求。声光视讯行业无疑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只要做好自己,真正把自己的最强项做深做好,取长补短,我们共同努力!
编后语
通过四位嘉宾的分享,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把困难当作一次机遇去寻求突破,去加强自身的建设,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他们在组织管理、产品创新研发、资源整合、赛道选择上,都给了行业同仁们很多建议和分享。我们也应该在危机中坚守,在创新中求变,克服疫情常态带来的影响。相信最后大家都能够应该克服疫情,度过这场“料峭春寒”,行业也会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变得更好、更强、更有价值。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更多资讯热度榜
+ 更多企业访谈
+ 更多慧聪原创
+ 更多技术文章
+ 更多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