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帮父母抢演唱会门票的现象引发热议,相关话题迅速霸榜热搜。随着银发经济崛起,中老年音乐市场潜力巨大,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这个粉丝破2亿、市场规模达千亿的银发音乐产业的现状如何?又将走向何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吧。
老龄社会成型,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总人口的15.4%。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逐渐成型,银发经济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根据艾媒咨询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2.7%。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群体的消费总量将达到40万-69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0.7%。据公开数据显示,“40岁+”泛银发群体的消费能力持续高于总体均值,年复合增长率达10.7%。时代红利与年龄增长使中老年人积累财富,为消费提供经济基础。
同时,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从基本生活保障拓展到健康、娱乐和文化生活等多领域。据艾媒咨询统计,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偏好的娱乐方式与文化娱乐相关。
我国KTV产业一度达到千亿规模,近年因文娱行业回暖与线下娱乐多样化,年轻用户流失,面临转型。《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4695.62亿元,其中包含KTV产业的卡拉OK市场规模为640.06亿元,相比曾经的规模仍有一定差距。而中老年用户或成KTV产业转型关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KTV行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全国量贩式KTV中,18至21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下降13.4%,而60-70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增长29.6%,订单量同比增长24.1%;70-80岁年龄段的用户数、订单量同比增速则高达100%。
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3银发经济洞察报告》,在线音乐位居银发人群互联网细分行业渗透率TOP10行列。全民K歌大数据显示,平台用户画像中,70后用户占比17%,这一数字仅次于95后、00后。在线时长上,70后是00后的3.3倍,在合唱、私信和分享次数上均高于其他年龄段。
在音乐演出方面,今年刀郎澳门演唱会成功举办,相关词条冲上热搜,现场视频也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粉丝经济似乎在以中老年群体的方式回归。刀郎等歌手的重新爆火让年龄层更高人群的娱乐需求、喜好被看见,并被市场所肯定,而为了将话语权找回,又有更多人去关注、去看他们的演唱会。今年售票效果很好的,还有谭咏麟、刘德华、张学友等一批60+年龄段的老牌艺人。
银发音乐市场:线下热度依旧,线上需求增长
据统计,我国中老年音乐爱好者数量已突破2亿,市场规模达到了千亿级别。
1传统线下市场:情怀与社交的双重驱动
演唱会与音乐会:虽然中老年演唱会受众相较于年轻人较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由于拥有稳定的收入和空闲时间,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并愿意为情怀和情感共鸣支付更多,这使得他们在演唱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方面,愿意投入更多,从而一定程度推动了演出市场的消费增长。
KTV和歌唱活动:中老年人偏好在KTV或老年人歌唱活动中娱乐,尤其喜爱与亲友的团体活动。AgeTravel团队调研发现,白天时段KTV门店客群7成是中老年人,同行3-7人,购买时长3-6小时。
KTV之所以持续受到中老年用户青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社交与怀旧的情感纽带。中老年面临子女离家、退休等情况,社交圈缩小,更容易感到孤独。唱K互动性强,可增强长辈们与朋友、同龄人的社交。且他们偏好老歌、红歌,KTV曲库里包含经典歌曲,承载了长辈们的青春记忆。
2. 经济实惠的娱乐选择。相比一些高消费的娱乐活动,KTV的费用相对较低。KTV还常为中老年群体提供优惠套餐或折扣。
3.
中国老年人特有的文化习惯。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娱乐活动是一种长期传统。我国第一家KTV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业,在千禧年前后迎来大规模发展。中老年经历了KTV黄金时代,对他们来说,KTV不仅是社交场所,更是文化符号,也是家族聚会常选地。
除了线下的音乐活动,中老年人在数字音乐平台上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
2数字音乐市场:科技赋能与需求释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6月,6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总体网民比例的20.8%。同时,QuestMobile的《2023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指出,在线音乐已成为银发群体互联网消费的热门领域,位列银发人群细分行业渗透率前十。互联网技术发展使智能手机与智能音响普及,中老年人开始尝试数字音乐平台、K歌软件与音乐课程,满足音乐娱乐、学习需求的同时,提供社交与情感交流机会。
数字音乐平台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使用数字平台,如网易云音乐、QQ音乐、抖音等,通过流媒体收听音乐。部分平台推出中老年音乐专区与特色功能,如网易云音乐和
QQ 音乐的适老界面与个性化推荐系统,酷我音乐的 “广场舞专区”“红歌专区” 等,推送符合中老年喜好的内容。
线上K歌的蓬勃发展:《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音乐市场(含在线音乐、音乐短视频、在线K歌业务等)总规模为1554.9亿元,中老年用户成为行业重要增量。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在线K歌用户画像中,中老年用户(45岁及以上)占比为40.3%,略高于青年及年轻一代用户。在我国互联网用户中,每月约有1.16亿中老年会打开移动音乐平台,构成了在线音乐市场的主力用户。
▵图源:艾媒咨询
银发音乐产业拓展:政策创新引航向
1政策东风:中老年音乐市场的扩能引擎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新政策支持适老化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推动中老年音乐市场的扩展。今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推动老年文体服务多样化供给,包括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
2私域交互、公域直播:银发音乐获客通道
中老年经济与“熟人经济”连接紧密,私域是打通中老年人群的重要途径。据《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微信10亿月活用户中大约有8000万老人。绝大多数中老年人(98.5%)都会微信聊天,超过八成会在微信发表情或图片、朋友圈点赞、接收或发红包,近七成会拍摄和转发小视频。可以建立私域的客户群,由专人进行关系维护,建立沟通信任。
同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逐渐弥补中老年获客短板。今年,许多文旅景点与中老年受众为主的短视频头部主播合作,通过直播演出的形式引流、触达目标人群。《中国银发文旅数智化趋势洞察报告》显示,线上KOL推荐已变成引领中老年旅行的重要因素。
3数智赋能与适老优化:音乐体验新变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智化产品和服务将在中老年音乐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从智能音响到加入AI玩法的适老化的音乐娱乐平台,这些产品能改善老年人的音乐体验,助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比如,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年龄与音乐喜好推荐歌曲,整合社交功能,实现老年用户与朋友家人智能互动,如合唱或K歌比赛,增强社交体验。
然而,中老年人在使用数智化产品时仍面临“技术门槛”,产品设计需要简化界面、优化操作流程等。随着老年用户智能手机与APP使用度上升,简化KTV预订、点歌流程,实现线上预订、点歌与线下娱乐无缝对接,优化整合体验。
4跨界融合:银发音乐产业的多元拓展蓝图
在文化娱乐消费领域,“社交”和“怀旧”是今年的关键词。音乐产业能否开拓更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交场景,为用户提供展现自我、交流兴趣的平台,成为俘获中老年客群的关键。比如,KTV对不同娱乐形式包容度高,可融合银发消费场景,提供专业伴唱、KTV+特色餐饮等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音乐与健康、旅游、教育、沉浸式体验等产业的融合将成为中老年音乐市场的重要趋势。例如,可将音乐疗愈与沉浸式体验项目相结合,通过创新的互动体验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提升情绪和认知功能;将音乐和旅游结合,在文化名城、自然景区举办中老年音乐节或主题音乐旅行项目,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
随着我国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老年音乐市场的潜力逐渐释放,成为文化娱乐行业的新蓝海。音乐产业需从多方面创新,关注中老年群体消费痛点,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和适老化服务。如何在这条新的赛道中跑出成绩,完成从机遇到长期变现的升级,需要当下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解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更多资讯热度榜
+ 更多企业访谈
+ 更多慧聪原创
+ 更多技术文章
+ 更多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