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1世纪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州歌剧院正式破土动工!这个外形犹如一座不规则的沙漠、舞台可以“升降推拉”的大剧院,2007年建成后将成为继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之后全国第三大歌剧院,成为广州的又一张“名片”。
跌宕“沙漠”将现珠江边
今日奠基的广州歌剧院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它将以独一无二的非规则几何体外观成为广州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据介绍,歌剧院是由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女性建筑大师,来自英国的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其建筑外部地形呈现为跌宕起伏的“沙漠”状,顺着高低不平的小路将步入主体建筑——灰黑色调的“双砾”,它隐喻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之上,极富后现代的形体寓意。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的三段式歌剧院模式(如友谊剧院),实现了虚实碰撞。
广州歌剧院占地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一个1800座的大剧场、一个400座的多功能厅、4000平方米的前厅和休息厅、地下停车场和其他辅助设施组成。工程总投资超过10亿元(其中,土建等功能投资8.5亿元,土地征用1亿多元,舞台机械投资1亿多元)。
舞台可以“升降推拉”
除了别致的外形外,广州歌剧院的另一大亮点是舞台设计。舞台形式是当今最流行的“品字形”,设有主舞台、双侧台和后舞台,而且具有“升、降、推、拉、转”等多种变换形式。这将更有利于各种节目的表演。舞台台口采用镜框形式,台口宽18米、高12米。台口前方是可容纳3支管乐队伴奏的乐池。观众厅的建筑为仿马蹄形,并设有一定数量的包厢、贵宾席和残疾人轮椅席。
此外,在大剧场旁边还设了使用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它作为大剧场演出功能的分流,同时也可兼顾其他一些使用功能,如承接地方戏剧、先锋剧、实验剧、时装等表演和中型会议。多功能厅具有单边、T型、岛式等多种舞台形式,并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灵活调整平面。
据悉,歌剧院的外立面材料将选用漂亮的花岗岩。
资料图:获胜方案俯瞰
资料图:获胜方案与周边高楼。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更多资讯热度榜
+ 更多企业访谈
+ 更多慧聪原创
+ 更多技术文章
+ 更多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