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小鹿角APP&音乐财经、摩登天空联合主办的“广州文交会子活动之2020首届大湾区现代音乐产业论坛”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城市发展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中心,以广州为策源地,大湾区释放出强烈的区域演艺联动信号。
广东基础,大湾区文化演艺起步
2019年2月18号由国家规划、部署、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音乐产业领域,包括影视板块,粤港澳三地要推动深度合作。2019年广东省开始实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到2021年,以岭南文化为纽带,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实现文化交流合作。自此,粤港澳大湾区演艺活动翻开新篇章。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形式、三个法制信息、四个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各有特色,在音乐产业、音乐事业、音乐财经等领域也都有着丰厚的基础和不俗的表现。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总监陈小奇近些年将目光聚焦闽南,再次把时间更多地放回到广东、广州、大湾区。他表示,自70年代末国内文化产业尚未形成之前,广东流行音乐就已呈现产业的形态特征。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
“广东不仅仅是大湾区的重地,也是大湾区重要的纽带,而岭南文化是整个大湾区的文化核心,我们也希望未来大湾区在广东这样重地能够开展更多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共同打造人文湾区,而同时也能够通过广东向全国甚至世界输送更多优质来自大湾区的文化内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表示。据广东省演出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省演出市场收入约为55亿元,相比同期增长8%;全年票房收入为30亿元,比去年上升16%;演出市场总体规模、演出市场主体规模都有所扩大。全年演出近10万场次,其中境内演出为51000场次,涉外及涉港澳台演出为46000场次。从最早出现的音乐茶座、歌舞厅,到音乐大赛与排行榜、再到流行歌手的个人演唱会,广东都走在行业前列,对国内现场表演和演出行业的经济发展起着引领性的作用。
头部云集,展现湾区蓝图
广州作为首批国家文化中心城市,也是大湾区的文化原乡,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使广州的音乐事业和产业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滋养。演艺行业、院团不断涌入到大湾区扩展“疆域”,线上探索“联动”大湾区演艺发展,每一举措都显示大湾区产业发展前景与远大蓝图。
摩登天空作为音乐领域享有者较高声望的头部公司,近几年随着音乐版图的不断壮大,草莓音乐节在广州与全国相继落地,“摩登天空的核心新运营思路在于‘系统性思维’,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音乐节IP与城市文旅的融合。大量音乐人、小型演出与大型音乐节,共同构成城市原创音乐的风景。音乐产业与城市音乐文化的核心皆是音乐人,因此对于某一地域来说,一方水土与文化十分重要,这能够促进更多年轻人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扎根脚下。” 摩登天空的创始人兼CEO沈黎晖坦言。
摩登天空创始人兼CEO沈黎晖
头部企业落地大湾区,除了看好这一地方的市场前景、未来发展之外,当地政府的扶持、举措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表示,广州在重视程度、保障力度等方面还需加强和提高,“进一步帮助企业可以方便、快捷落地,迅速、高效发展。”
疫情侵袭激发线上演出内容开发的探索始终在持续,成为未来大湾区演艺联动的一个发力点。英皇娱乐(广州分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卓兆坤认为,面临传播平台与媒体环境的改变,英皇娱乐的做法是更注重内容的出品、新媒体宣传渠道的铺设以及对艺人在不同媒体平台宣传重点的差异化制定。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杨燕燕表示,太平洋影音致力于利用新技术,重新打造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高品质音乐,朝着数字化、科技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加速发展。
阿里大文娱-大麦网副总裁尹亮、艾美科技(咪哒)创始人李建斌与嘻哈融合体创始人李海钦都对线上探索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尹亮坦言,目前用户对于线上演出内容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且线上与线下演出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李建斌认为,在迷你KTV领域,未来应该去塑造更多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场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在线文娱、在线互动。深耕于说唱音乐的李海钦则表示,伴随线上音乐消费的崛起,说唱音乐人拥有更多变现渠道,音乐公司也将往线上综艺与自媒体方向探索,寻求更多突破与发展。
聚焦人才,音乐教育折射发展前景
如何培养后继人才,发掘更多有潜力的后备力量,是整个演出行业亟待解决并坚持做的事情。星外星音乐总裁周小川表示,音乐行业的本质,就是投资所认可的人才,现在是最好的投资时期,未来十年是黄金时段,“过去五年,我们会看到音乐的低谷,会发现一些独立的音乐个体被边缘化。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消费受众开始出现,原创作品不断涌出,会看到特别是00后,他们创作的实力包括音乐素质教育都很高,他们听的歌很‘国际’。所以这个时候对于数字音乐或者是实体唱片的布局,持续加大投入一定会有所收获。”
著名作曲家李海鹰
创作讲述粤港澳大湾区、澳门的同胞对于祖国向往的《七子之歌》的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在一个月前与星海音乐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同演绎大湾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李海鹰作为优秀的音乐创作人、音乐界标志性人物,在广州黄埔区建设工作室,以高站位打造中国第一个专业的音乐学院与流行音乐学院,一系列动作不仅表现其深爱家乡之情,更从侧面展示出大湾区音乐发展的广阔前景。
作为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院长,李海鹰认为,音乐活动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国的大学,现阶段无论从资金、设备以及硬件,还是留洋回来的博士、有海外背景的老师,都处于历史中最好的阶段,“资金充裕、设备优良,师资力量雄厚,这是我以前在学校里从来没有过的,但是新的机制的确跟社会上比差距非常大,很多行政的做法直接打击原创、创新。”对于音乐教育、发展来说,流行音乐创作需要具备引领性,创新更是至关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流行,李海鹰认为在音乐界,学院创新机制比较欠缺,“无论在什么行业,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
研究过去是为了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在地理格局顺应时代发展的当下,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强力支撑的科技时代,区域演艺联动还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大湾区或将成为一个样本。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